亚洲欧洲va/a欧美/14萝免费自慰网站/日本无吗无卡v清免费dvi - 91日本视频

劇院動態

當前位置: 主頁 > 劇院動態 >

專訪|“大武生”郝士超:“自幼欽佩趙子龍,從小種下英雄夢”

信息來源:未知發布日期:2023-03-15

 “文武兼備,扮相英武,功底扎實,技藝高超”,這是專家的點評;“身姿挺拔,動作干凈,唱得還好,我們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帥了”,這是戲迷的感言……3月10日,“筑夢氍毹 感恩梨園——郝士超折子戲專場”在石家莊上演,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,38歲的郝士超也成為焦點人物。
 

 
生于子龍故里8歲學藝
 
  郝士超,石家莊正定人。主工武生,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國家一級演員。師承張振榮、李金鵬、孟繁英、楊少春、馬玉璋、徐小剛、董志華、江長春、董和平、徐寶忠、劉立偉等名師,2022年拜河北梆子名家吳桂云為師。曾獲河北省河北梆子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、第三屆中國戲劇獎·優秀劇目獎河北省選拔賽表演一等獎、首屆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員電視大賽金獎等獎項。
 
  “我從小聽趙子龍的故事長大,就種下了英雄夢。”郝士超兒時調皮好動,但只要電視上播大戲,小小的他就定在熒屏前,即便不懂說啥唱啥,依舊看得全神貫注。
 
  當時身為河北梆子花臉演員的小舅覺得他是個好苗子,就帶著8歲的郝士超練基本功,又讓他磕頭拜師河北梆子武生名家張振榮。9歲考入河北省藝校學河北梆子,除了文化課,天天下腰、踢腿、抻筋、拿頂、翻跟頭,又苦又累又疼,小士超常常邊練邊哭。有天夜里,舅舅和小士超展開了一場男人間的對話,“我倆面對面坐著,舅舅讓我做個選擇——如果怕苦就不練了,還想學這行就不能天天哭鼻子。當時我眼里就冒了淚花,但憋著愣沒掉下來,告訴舅舅說:‘我要堅持’。”天生好強的郝士超從沒想過半途而廢,從那時起哪怕再難再苦再想哭,他都告訴自己咬牙堅持,要做個有出息的人,要讓父母舅舅和老師放心,要實現自己的英雄夢。
 

 
苦中有樂一方舞臺就是家
 
  昆曲《林沖夜奔》、河北梆子《野豬林·白虎堂》《瓦橋關·血戰瓦橋》……3月10日晚的“郝士超折子戲專場”中,他帶來了三段拿手好戲。當晚掌聲不斷喝彩不斷,演出結束后人們久久不愿離去。有人喜歡他的《夜奔》,30多分鐘里邊行邊舞,邊念邊唱。有人愛他演的楊六郎,盡顯長靠武生的陽剛霸氣。誰也沒想到,那晚郝士超發低燒,演出前還在輸液。對于郝士超這樣的武生來說,舞臺上的身姿多輝煌,生活中的傷病就有多尋常。
 
  郝士超在舞臺上能一口氣擰30多個旋子,平時一練就是數十個乃至上百個,練到頭暈嘔吐發燒;30歲生日,他在排練場右腳跟腱斷裂,做完手術醫生勸他趁早改行,他不死心,時隔半年重返舞臺;2020年他參加首屆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員電視大賽,排練中頭被道具斧子砸中縫了12針,照樣勒頭上場;如今他常年腰肌勞損,肘部、頸椎和膝蓋等都有舊傷……
 

 
  苦嗎?經常有人這么問郝士超,他則笑說 “苦中也有樂”,還說自己很幸運。從藝路上有郁悶痛苦,也有彷徨掙扎,他卻總有機會回到摯愛的舞臺。
 
  “沉香這個角色對我有特殊意義,幾次把我拽了回來。”15歲時郝士超從藝校畢業,一時間找不到單位。一個電話打來,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邀他救場演出《寶蓮燈》。15歲的郝士超飾演15歲的沉香,一炮打響。他也得以入職省河北梆子劇院;18歲時郝士超變聲,沒法唱戲的他一度去影視劇組做武替,一干三年。又是一次《寶蓮燈》救場,郝士超再演沉香,人們發現他的嗓子不但恢復了,還比之前更高更亮,唱C調游刃有余……似乎河北梆子也不愿放棄這樣一位梨園赤子。
 
  此次折子戲專場定名為“筑夢氍毹 (qú shū)感恩梨園”特別契合郝士超的心境,“這是劇院老領導王新生老師的提議。氍毹就是紅毯,舞臺上這一畝三分地兒對我來說就是家,來到舞臺就是來到了家。我天天在紅毯上百次上千次地磨練,就是因為深愛著這方舞臺,希望在這里為觀眾展示最好的自己。”郝士超也很感恩各界人士的幫助和扶持,“沒有老師和同事們的相助,我很難走到今天。每次排練和演出大家都秉承 ‘一棵菜’的精神,我所取得的成績與他們分不開,感恩感謝!”
 

 
最好的年紀邂逅“楊六郎”
 
  “楊家將,宋家兵,六郎鎮守在三關……”戲曲舞臺上楊家將的故事屢見不鮮,但這一版絕對與眾不同。去年底,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傾力打造新編歷史劇河北梆子《瓦橋關》的消息引發了業內外的濃厚興趣。該劇講述北宋名將楊延昭奉命把守戰略要地瓦橋關,利用地形優勢戰勝遼兵的故事。故事發生地是古時的雄縣、安新兩地,也是現在的雄安新區一帶。該劇由周振成、楊斌任編劇,國家一級導演、一級演員翁國生任導演,扮演楊六郎的正是郝士超。
 
  “三十七八歲遇到楊六郎,是一種幸運,也有我的一點期待。”郝士超當初看完劇本后就心中一動。劇中的楊延昭也是30多歲,是武藝高超一心報國的熱血男兒。“楊六郎的幾起幾伏,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戲曲之路,我感覺我和他是相通的。”
 

 
  劇中楊六郎的文戲和武戲都極重,對演員也是極大挑戰,“常有人說我文武兼備。這個詞對我來說分量很重,但我一直感覺自己武戲有了一定水平,文戲仍弱些。真正把戲唱好,唱出人物內心,唱到觀眾都說好,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。”為此郝士超想方設法充電。2013年他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,4年間學了近20出長靠、短打、箭衣武生戲。
 
  對于郝士超在劇中的表現,導演翁國生說:“劇中的楊六郎有大段武戲,從長靠、箭衣再到短打,實現了中國戲曲南北兩派武生藝術特色的交融,也將扮演者郝士超的武生功底進行了全方位挖掘和展示,這是該劇的一大亮點。”有專家對他贊不絕口,稱該劇是文武兼備的郝士超唱念做打、四功五法技藝的集中展現,“在完成大量高難度的武功技巧的同時,他依舊能氣不喘、神不散地傾情演唱,從河北梆子唱腔到昆曲唱腔,唱出了人物的剛毅性格、人物激烈的內心世界。可以說無論是郝士超的唱還是做,都做到了酣暢淋漓、個性鮮明,具有藝術的力度和分寸感。”
 

 
要與河北梆子相伴終身
 
  30年的從藝路,當初那個懵懂、調皮的小少年,已成長為內斂、謙和、堅韌的男子漢。回望來時路,郝士超說最幸運的還是選擇了河北梆子。
 
  “我越來越愛河北梆子。” 河北梆子是郝士超安身立命之本,也是他喜怒哀樂的源泉。在他看來,河北梆子的藝術感染力和舞臺呈現力都首屈一指,“它太豐富了,唱腔、武戲還有音樂,都值得大說特說。河北梆子確實難,但你如果通過努力一點點地達到了心中所想,還是挺有成就感的。”
 

 
  如今,在師長眼里郝士超年輕有為、德藝雙馨,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趙濤稱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員,“勤奮、刻苦、認真、執著,人品好,把自己的專業當回事。”師父吳桂云說之所以收郝士超為徒就是因為他優秀,不驕不躁,低調樸實,為人為藝都可圈可點。郝士超還擁有大批粉絲,每次他有戲上演,先不說本地親友和觀眾,一些北京、山西等地的戲迷都聞風而至,他們說:“啥叫燕趙悲歌,啥叫慷慨激昂,看小郝的戲就明白了。”
 
  這一切之于郝士超,是支撐他擇一事終一生的最大動力。他對河北梆子的未來充滿信心,“河北梆子名家薈萃,流派紛呈,經典不斷。或許我這輩子都無法達到大師名家的高度,但我想用自己一生的努力,為河北梆子添磚加瓦,演幾出觀眾愛看的好戲,僅此而已。”郝士超如是說。
 
文/燕趙晚報記者 黃鎣
圖/燕趙晚報記者 王建國
?

部門介紹 辦事指南 黨建工作 聯系我們

Copyright © 2002-2020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版權所有冀ICP備18030897號-1

電話:0311-85259826傳真:0311-85259826信箱:hbbzj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