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洲va/a欧美/14萝免费自慰网站/日本无吗无卡v清免费dvi - 91日本视频

梆子寶典

當前位置: 主頁 > 梆子寶典 >

膀如弓,腰如松——淺談架子花臉的藝術欣賞

信息來源:張志遠發布日期:2019-02-25

膀如弓,腰如松
——淺談架子花臉的藝術欣賞
文 / 張志遠
 
在傳統戲曲藝術中的角色,是根據劇中人物不同的性別、年齡、身份、性格而劃分的人物類型,又各具不同的表演特點。在唐代參軍戲中只有參軍、蒼鶻兩個固定角色,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,戲曲藝術不斷的演變、豐富、發展,由簡而繁,在近代才形成了生、旦、凈、末、丑等基本行當。現在依據戲曲藝術的需要,把“末”行歸入“生”行,就是現在的生、旦、凈、丑四個行當了。各個行當又有分支,架子花臉就是“凈”行中的一個分支。
 
“凈”就是花臉。花臉又分銅錘、架子、武花、摔打花等。銅錘花臉和架子花臉在表演藝術上的區分是:銅錘講得是穩、沉、蒼、圓、厚;架子則是率、美、準、狠、剛。
 
何為率、美、準、狠、剛?“率”就是舞蹈動作干凈利落,瀟灑大方,不拖泥帶水,用當今的話講就是很“酷”。“美”就是表演時給人一種美的感覺,雖然表現的人物性格以粗獷者居多,但使出身段來一定要細致,要像花旦那樣美。俗話講:要旦起凈落。花臉要美不要媚,不能給人一種齷齪之感。“準”就是一招一式要準確,手眼身步要到位,不能馬虎從事,要恰到好處。“狠”就是要有勁頭,有棱角,蹬勢亮相要“坐實”,唱念要有夯勁,節奏氣氛要渾厚。“剛”就是要求有脆勁,節奏鮮明,鏗鏘有力,擲地有聲,有陽剛之氣。
 
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、“候派”藝術創始人侯喜瑞老師在給我傳授《盜御馬》時經常講:架子花臉講究做戲,“做”就是以表演為主,不論是哭、笑、怒、驚、喜等都得通過“手、眼、身、步、口”五法。五法嫻熟,功夫磁實,就能有所施展。不然,心里有多少體驗,外形體現不出來,就無法把人物情感表現出來。抬手動腳不好看,這也不叫藝術。藝術是不能脫離審美的,因為戲曲動作關系著人物感情、行為、性格、和規定情境。有時為了表現一種情緒,需要用很多的身段動作來完成。因此,侯先生對舞臺上的一招一式都認真琢磨、研究,反復推敲,加工再加工,好了還要好,就是為了怎樣才能更準確、更完美地表現人物,表現劇情。先生說:架子花臉應該做到“膀如弓,腰如松,縮臀吸腹要腆胸,腿起應重落該輕,腕子應該扣,眼要精”,這是架子花臉的諺訣,字數不多也很簡單,但內容很豐富,要做到確實吃功夫。如果在舞臺上能做到口訣所說的那樣,不管使什么身段,人物就顯得威武精神。
 
“膀如弓”,就是兩個臂膀張得如弓形,弓背是沒有棱角的,并且是有力的。演員的膀子要是張得像弓背那么圓,那么有勁,形象就好看,身段、亮相就有氣質和精神。
 
“腰如松”,是說腰要像松樹那樣堅實、挺拔、有力。如果腰上無力,走起路來上晃下搖,跑起圓場來靠旗子前撲后仰,形象不好看,腰好像折了似的,做什么身段和姿勢也難看。腰不直立膀子不會如弓,腰是四肢的總樞紐。
 
“縮臀吸腹要腆胸”,胸腆起來腰自然就直,而膀要弓,非腆胸不可。如果不腆胸,背必然是駝形,駝背就出現羅鍋,前胸會凹,兩肩自然地會往起聳,聳肩駝背,頭部就沒法昂起,神氣就散啦。要使胸部腆起,就要把臀部的肌肉往里縮緊,小腹的肌肉往上提,加之腰部直立而挺拔,胸腆起透著精神。
 
“腕子應該扣”,腕子是指手腕,手腕扣不扣和膀如弓有很大的關系,因為手腕可以控制肩部。胳臂抬起來后,如果手握拳往里扣,虎口(拳眼)往下斜對著虎眼(胯骨軸),臂往后去的度數就會受到限制。所以手腕向里扣,和膀如弓有關。胳臂向后度數大,就會敞胸,伸脖子,形象難看,神氣不是凝聚而是松散。
 
“腿起應重落該輕”,這是步法問題。前面講得是身體的上肢,步法主要是腿上的功夫,也是架子花臉最基本的功夫。從出場時的臺步、趨步、敗步、磋步等等。千變萬化的各種步子都不能輕起重落。如果輕起重落,那就說明兩腿無根。下肢重會影響丹田氣下沉,唱起來也是有氣無力,在臺上站久了氣喘吁吁。所以說步法是戲曲演員的表演基礎。“腿起應重”講得是在踢腿時要速度快,落腿時要慢一點輕一點,這樣做起舞蹈動作來身形好看。
 
“眼要精”,眼是心中之苗,雖然是句俗話,但可以說明眼睛對表演的重要性,因為人的一切情感都要通過眼睛表現出來。手、步、身、口都對了,但是眼睛不精,不攏神,眼里沒戲,也沒辦法抓住觀眾。架子花臉把“眼法”分為五種:瞧、看、視、眇、睒。這種分的目的是為了訓練眼睛方便,不是把眼神規定死了。寫到這里我回憶起當年侯老師教我“盜馬”時的情景,叫我晚上到院子里去練眼睛——看香火。先生對我講:竇爾敦喬裝改扮去盜馬,行進在月色朦朧深山密林中,時而站在山頂向下瞭望,時而在山腳下仰望山峰,要仔細觀察山路和周圍環境,處在高度警惕之中,和白天看東西不一樣,要放大瞳孔去瞧。瞧即是遠望。侯老師說:這種看法,首先從心里得真看到景物,然后眼睛才能表演出來,其它的動作走起來才有依據,不然“盜馬”這場走邊就成了無目的、無思想單純的賣弄技術了。由此說來,“眼要精”是我們架子花臉演員必練必修之課程。
 
 

▲《寶蓮燈》劇照,張志遠飾演二郎神。

 
架子花臉雖然以工架、念白、表演為主,更需要有酣暢淋漓的唱工基礎。因此,學演架子花臉的演員,既要有擲地有聲的念白,還要有聲情并茂的唱工;既要有精湛的武功,還要有善于表演的能力。一個優秀的架子花臉演員應該是文武昆亂不擋。隨著時代的進展,純粹重唱工的劇目顯然是越來越少。架子花臉是屬于表演型的花臉角色,其藝術要求高,表演難度大,但它是有發展前途的行當。
 

張志遠國家一級演員,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,上海周信芳藝術研究會會員。曾任河北省梆子劇院一團副團長,河北省京劇院副院長等職。1958年畢業于河北省戲曲學校,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侯派花臉創始人侯喜瑞為師,工架子花臉。


?

部門介紹 辦事指南 黨建工作 聯系我們

Copyright © 2002-2020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版權所有冀ICP備18030897號-1

電話:0311-85259826傳真:0311-85259826信箱:hbbzjy@163.com